本報記者 崔玉娟《中國青年報》(2014年10月02日02版)
  承擔著每日例行的霧霾監測工作,我國自主衛星環境業務監測平臺建立一年多來,已向國家提供了10多份重要的決策服務報告。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副主任張興贏和他所在團隊就是這項工作的執行者。
  “衛星監測大氣中的微量化學成分,是非常新的研究領域。”張興贏回憶,2013年1月嚴重的霧霾天氣過程驚醒了政府和百姓,但由於當時地面觀測站點非常有限,且代表性不夠,因此“大家都寄希望看我國最成熟的風雲氣象衛星能否觀測霧霾”。
  短短一周,張興贏和他的同事便基於風雲氣象衛星的信號,開發出一種可以比較準確監測霧霾的產品。它不僅可以獲得霧霾影響範圍,定量區分哪些地方嚴重、哪些地方輕微,還可以結合大氣運動對霧霾區域輸送進行跟蹤和捕捉。
  作為我國第一個專業衛星大氣成分遙感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氣象局衛星大氣成分遙感應用學科領域帶頭人,張興贏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專業地基大氣成分遙感觀測實驗室,並帶領團隊推動我國3顆自主大氣成分觀測衛星的立項研製。
  “空氣是我們每天都在呼吸的東西,我很想瞭解其中化學物質的奧妙。”本科學習工科材料學的張興贏,卻在研究生階段報考了大氣化學專業,並且開始了長達5年的大氣化學碩博連讀研究。2006年張興贏博士畢業,中國氣象局第一時間向他發出邀請,入職後,張興贏才知道,中國氣象局已經在醞釀部署開展衛星監測大氣環境的研究,並專門引進人才開拓衛星監測大氣環境的新領域。
  “我們起步時,國內這個領域的研究基本是空白,資料來源、技術儲備、人才隊伍等各個方面都存在挑戰,尤其是我們要發展自主的衛星,需要我們這些‘用戶’提供詳細的科學論證報告,告訴航天部門我們究竟想要設計怎樣的儀器和衛星來滿足監測需求。”張興贏說。
  幾年來,張興贏先後發表了100餘篇科學研究論文,其中被國際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30多篇,他還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863”、“973”重大研究計劃和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專項等20多項研究課題。
  去年7月,在南京舉辦的“氣候變化國際講習班”上,一位資深的德國教授找到張興贏,邀請他參加歐盟第七框架(FP7)研究項目,開展一項更加前沿的研究:利用衛星大氣成分的監測結果結合大氣化學模式來研究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單。
  今年2月,項目正式立項,張興贏作為項目中方衛星數據的首席科學家參與其中,“我相信在未來兩年的執行期內,衛星資料在模式預報中的應用領域將取得長足的進展”。
  微寄語
  科學沒有國界,但人是有國籍的,我們的研究總得為自己祖國的富強美麗,為人民的幸福安康做點什麼。  (原標題:張興贏:霧霾監測“領頭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70tczt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